港大研究指六成人支持膠樽按樽 倡飲品樽徵一元可退回按金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3/02 18:21

最後更新: 2021/03/02 19:05

分享:

分享:

港大一項研究稱,六成受訪者支持引入膠樽按樽制。(吳卓峰攝)

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團隊,跟環保協進會合作,研究膠樽按樽制引入本港的可行性。結果顯示,逾六成受訪市民支持設立膠樽按樽制,團隊認為政府應推行膠樽徵費,每個飲品樽額外多徵收1.5元,包括1元可退回按金、以及5角不可退回的膠樽稅。

團隊於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,訪問327名市民,分析市民一年以來的回收數據,包括回收量、市民參與回收的誘因,亦歸納世界各國包括德國、挪威、南韓,以及美國夏威夷的回收經驗,提出可引入本港的膠樽回收方案。研究稱58%受訪者認為,膠樽價值應在5毫或以上;61%認為膠樽徵費應訂於5毫或以下,認為一旦實施1.5元「膠樽按金連稅」措施屬於合理。

團隊認為,市民對回收膠樽制度的態度正面。研究也反映出按樽制有助減少塑膠廢料,提升經濟循環,降低堆填區負荷。

團體建議政府,利用所得稅收「專款專用」,資助回收商興建膠樽因收設施,支持回收產業;又建議政府制訂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」措施時,可設立制度,規管進口飲品標籤登記,杜絕不法分子為了騙取1元按金,由外地買入膠樽。

研究也顯示,現時全港約有300部RVM「入樽機」,可供市民回樽並領取現金回贈;然而全港共有約2,000部飲品自動販賣機,團隊認為市面「入樽機」數量不足以應付需求,認為至少要設立2,000部「入樽機」,才能有效回收膠樽。

環保協進會義務總監邱榮光認為,按樽制於外國盛行,可提供誘因,有效提升回收率。他相信,一旦實施膠樽按樽制,對膠樽回收業有一定幫助,包括有助穩定回收量,也可確保回收物質素。他認為,若全港引入2,000部「入樽機」,預計每年可減少5,600萬個膠樽棄往堆填區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bit.ly/2JdOaiS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吳卓峰